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江瓘(guàn 灌)

江瓘(guàn 灌)

【生卒】:1503~1565

【介绍】:

明代医家。字民莹。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少时母病故,其后他自己患呕血证,医治无效,遂弃仕途,钻研医学,终成为当时名医。因有感于《褚氏遗书》中所说的“博涉知病,多诊识脉”的见解,加以自己居处偏僻山区,尤感病案的重要意义,遂努力于搜集历代医家医案。参考自《史记》至明代文献百余种,结合家藏秘方和个人医案,经二十年,编成《名医类案》一书,未及刊刻而去世,后由其子江应宿加以增辑问世(1591年)。此书为我国第一部内容较系统和完备的医案著述,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科病证,汇集了古代名医的临证治验,为研究疾病史和治疗学提供了丰富资料,颇具参考价值,曾多次刊印,流传较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居留、寄宿。指邪入而寄居潜藏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夫邪去络入于经也,舍于血脉之中。”②处所、病所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非胀之舍。”

  • 杨允贤

    【介绍】:见杨谈条。

  • 退热饮子

    《银海精微》卷下方。防风、黄芩、桔梗、茺蔚子各三两,大黄、玄参、细辛、五味子各一两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煎,食后服。治膜入水轮,日久失治伤瞳神者。

  • 鼻渊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胆热移于脑,则辛頞鼻渊。鼻渊者,浊涕不止也。”又名脑漏、脑崩。因涕下不止如淌水,故名。多由外感风寒,寒邪化热所致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脑漏者,又名鼻渊。总由风寒凝入脑户与太

  • 推摩法

    ①指小儿按摩法。心禅《一得集·推摩法论》:“推摩法……按病推之。……其法以手五指分主五脏,指尖属脏;本节属府。热清寒温,实泻虚补,分顺推逆,推左旋右,旋右推左,以定温清补泻之法,俱有下数,或三百或五百

  • 蓖麻子拔毒法

    外治法之一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五。主治痈肿。用蓖麻子仁捣烂如泥铺绢上,照患处大小取绢贴盖患处,用布扎好,痛止即取下。妊妇忌用。

  • 疚疽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七。即米疽。见该条。《刘涓子治痈神仙遗论》作内疚疽。

  • 食臭

    ①食物的气味。《素问·脉解篇》:“所谓恶闻食臭者,胃无气,故恶闻食臭也。”指闻到食物的气味即厌恶。②指嗳气有酸臭味。多因宿食不消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汗出,解之后,胃中不和,心下痞

  • 蕨薯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马骝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鼓

    一名单腹胀。鼓胀之一。《石室秘录·内伤门》:“血臌之症,其由来渐矣。或跌闪而瘀血不散,或忧郁而血结不行,或风邪而血蓄不发,遂至因循时日,留在腹中,致成血臌。”《血证论·血臌》:“血臌之证,胁满,小腹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