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症因脉治·吐水类》。又称呕苦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嗣昌条。
手厥阴的经筋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心主之筋,起于中指,与太阴之筋并行,结于肘内廉,上臂阴,结腋下,下散前后挟胁。其支者入腋,散胸中,结于臂。”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牛含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蚌泪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满江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荷叶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风湿合邪而引起的通身水肿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通身肿者,头面手足皆肿也。得病之由,内停湿饮,外感风邪,风湿相搏,水道不利,外攻肌肤而为肿也。”肿势严重的,用疏凿饮子以消水;症状
古病名。《难经·五十七难》:“大瘕泄者,里急后重,数至圊而不能便,茎中痛。”本病后人有数解:①即痢疾。《研经言》:“今之痢,即《难经》五泄中之大瘕泄。”②一种阴虚似痢症,由肾虚所致。《医贯·痢疾论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