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痧要略
见痧法备旨条。
见痧法备旨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胎产新法》。病因阴虚火盛,胎气上攻,感受时邪,热灼肺胃,发为喉痛。宜降火驱邪。方用东垣凉膈散(薄荷、黄芩、黄连、栀子、连翘、桔梗、甘草)。
指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主要穴位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治热病五十九俞……头上五行行五者,以越诸阳之热逆也;大抒、膺俞、缺盆、背俞,此八者,以泻胸中之热也;气街、三里、巨虚上下廉,此八者,以泻胃中之热也;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苦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廖润鸿条。
出《儒门事亲》。为蚕蜕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凉粉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针灸全生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沈应善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·虚劳》。亦称梦。即梦遗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体气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