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。为黄毛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水苏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补血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羊耳菊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冠仙条。
病名。指手足皮肤粗厚如茧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。由于气血运行阻滞,不荣肌肤所致。相当于掌蹠角化类疾病。
①病因之一。即热邪。详该条。②证候之一。指外邪引起的发热。
病名。皮肤小疣赘之一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。由于风邪搏于肌肤,或因肝虚血燥,筋气不荣所致。常发生颈项及胸背等处。初起为粟米大或绿豆大的半球状隆起,表面呈蜡样光泽,境界清楚,中央凹陷如脐窝,呈散在分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山蒟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。多由跌扑损伤,污血凝滞胁肋所致。临床多见胁痛昼轻夜重,或肋下有块,午后发热,或兼见喘逆,疼痛部位固定,脉多涩。治宜活血行气,化瘀通络。如复元活血汤、膈下逐瘀汤等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