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肓膜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其气溢于大肠,而著于肓。”②心下膈上的部位。参见膏肓条。
①体表部位,参见阙条。②经外穴名。见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。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。布有滑车上神经的睑上支,两侧有额内侧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头痛,眩晕,感冒,目痛,鼻衄,失眠,小儿急、慢惊风,产后血晕;
见类证活人书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铜人腧穴图经》作五户。即天突,见该条。
易学术语,出《易·系辞上》。指由太极之气而分生的阴阳二气,参见“太极”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即足背发。见该条。
①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俞穴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刺腑输,去腑病,何输使然?”②与藏俞对举,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井、荥、输、原、经、合诸穴,每经六穴,六六三十六穴,左右合之,共七十二穴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
即太阳腑病。见《伤寒医诀串解》卷一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魏之琇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乳结核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