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消翳复明膏

消翳复明膏

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①黄丹四两,诃子(去核)八个,乌贼骨三钱,青盐一两,白蜜一斤。前四味分别为末,将蜜熬数沸去蜡面,下黄丹搅匀,再下余药至紫色取出。次用黄连十两,龙胆草二两,木贼一两,杏仁七十五粒,蕤仁半两。水浸后以文武火熬,去渣,隔水燉成膏滋,再入前药熬成紫色,入冰片一钱,每用少许点患处。治目内眦赤脉缕缕,根生瘀肉,瘀肉生黄赤脂,脂横侵黑睛,渐蚀神水。②黄丹一两,青盐二钱半,乌贼骨、珍珠各七分半,熊胆麝香各二分,冰片五分,诃子二枚(去核,研末),槐枝柳枝各四十九条,蜂蜜四两。将蜜和黄丹炼至紫色,下各药(麝香、冰片除外),熬至滴水成珠,再入黄连二两半,防风当归、龙胆草、生地黄各五钱,杏仁五分,再煎熬成膏,入蜜及冰片、麝香和匀,点眼,或以热汤泡化洗眼。治眼目昏花,翳膜遮睛,内障外障等目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邱熺

    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浩川。广东南海人。嘉庆十年(1805年)经商澳门,习得种牛痘之法,自身试之并及亲友,均无不验,乃于会馆专司其事,历十余年。后将种痘方法详加记述,纂为《引痘略》(1817年)。为我国

  • 修昆仑证验

    养生类著作。清·天修子著,成书于道光丙午(1864)。本书集中阐述了作者在养生实践中自创自练的“揉法”和学得的“晒法(即日光浴)”。在“揉积论”中,认为“凡百病证皆以气血为主,通则无积,不通则积,新则

  • 亚片

    见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即鸦片,详该条。

  • 气虚痰

    病证名。因气虚所致的痰证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气虚痰,面黄肌瘦,六脉濡缓。”治宜健脾、益气、化痰。方用六君子汤等。参见痰证条。

  • 左瘫右痪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半身不遂之证,在左侧者称左瘫,发于右侧肢体者称右痪。属于中风的范围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论偏枯,有发于左者,有发于右者,亦即左瘫右痪。后世有以左瘫属血虚而中,治以四物汤

  • 医书纂要

    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。

  • 病后多汗

    证名。指病后体虚而致多汗之证。见《证治要诀·盗汗自汗》。病后多汗,有因表虚卫气不固者,治宜益气固表,可用黄芪建中汤、玉屏风散。有因气血俱虚者,治宜补益气血,可用八珍散、十全大补汤;或补气为主,兼以补阴

  • 雄黄草

    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白屈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支法存

    【介绍】:晋代医家。本为胡人,生长广州,善医术,尤善治脚气病,撰有《申苏方》,五卷,已佚。

  • 湿疹

    病名。为风湿热三种邪气侵袭皮肤所致。主症为局部皮肤发痒、皮疹多呈对称性发生,呈多形性,如发红,水肿,丘疹,水疱,糜烂,渗出胶粘状液体,无一定的发病部位,但多发生于面部和四肢;女性的乳房和外阴,男性的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