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为山茱萸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欠详,撰有《经验名方》一书。
病名。指因情绪失常,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所致的下利。《症因脉治·痢疾论》:“七情内伤痢之症,初起先见饮食难化,后复大便不实,时常清泄,久久不愈,渐下脓血。”治宜消补兼施,健脾化积,用枳术丸、参苓白术散等方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大驳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五。即达生散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目珠若金鱼睛之突出者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:“目如火,胀于睑间,不能开闭,若野庙凶神与花缸变鱼之目,凸起定凝,故曰鱼睛不夜。”即鹘眼凝睛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走游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常春藤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病名。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。多因毒邪深陷,寒凝气滞而酿成。患部漫肿无头,皮色晦暗。病程多缠绵,甚至伤筋烂骨,难溃难敛。治宜温经散寒,活血化瘀为主。内服阳和汤、醒消丸、小金丹等;外用阳和解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又名风痹、走注。详风痹条。
病证名。指伤寒病的太阴、少阴、厥阴证而言。参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