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温灸器

温灸器

灸具名。又称灸疗器。是一特制的金属圆筒,外形分筒体和持柄两部分。筒体上下各有多数小孔,上孔可以通风出烟,下孔用以传导温热。内另有小筒一个,可置艾或药物燃烧。使用时,先将艾或药物点燃,置灸器于应灸之处,或作来回温熨,使温热传至体内,有调和气血、温散寒邪的作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掌心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五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捧耳摇头

    小儿推拿方法。出《幼科铁镜》。又名揉耳摇头,丹风摇头。先用两手拇、食两指揉捏小儿两耳垂,再用两手捧住小儿头部轻轻摇动。有镇惊、退热、祛风寒等作用。《保赤推拿法》:“将两手捻儿两耳下垂揉之,再将两手捧儿

  • 单缠风

    病名。即单缠喉风。《重楼玉钥》上卷:“初起一边红肿作痛。左属心,右属肺,或肿颈上。治同双缠风。”详缠喉风条。

  • 古今医案按选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王士雄选辑书成于1853年。王氏在俞震编纂的《古今医案按》中选取较好的医案,分类辑录,并加按语,进一步阐明治案中辨证、处方之医理,或评论其不足或错误之处,有助于读者深入体会治案的要领。

  • 吴元溟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澄甫。原籍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,迁居钱塘。世医出身,万历年间(1573~1619年)浙江疾疫流行,随父吴意(道川)行医,活人甚众。晚年编述其父著述,成《痘科切要》、《儿科方要》等

  • 滴脓疮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即黄水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青筋牵

    古病名。指发于春季的一种疫病。见《伤寒总病论》卷五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疫论》:“夫疫病者……若春时应暖,而清气折之,则责邪在肝,病曰青筋牵。”其症“发热,腰痛,强急,脚缩不伸,胻中欲折,目中生花,

  • 与“腧”、“输”通,指腧穴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俞在颈项。”又专指背俞穴。

  • 马牙砂

    见《保健药石——麦饭石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郑承洛

    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既均,号杏庵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纲(梅涧)之次子,初攻举子业,能诗文,后专攻医学,与其兄郑瀚(一作承瀚)朝夕共同钻研医学,亦精喉科。撰《熟地黄论》、《咽喉伤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