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浮萍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环跳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橘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临证指南医案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新镌医论》。3卷。明·王肯堂撰于1602年。第一卷论述痘疹、惊风的病因、诊断和治法;2~3卷主要结合作者的经验心得,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、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。
病证名。见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小儿热病经汗下后,表里之热俱退,而复发热者,谓之余热。乃阴阳气血俱虚所致。治宜滋补退热。血虚热甚者,用当归补血汤加味;气虚而恶寒发热者,用补中益气汤;阴虚而热者,用四
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目内外轮廓无恙,但泪稠如浊酒豆浆,长流而不止也。”多见于眦漏证。参见该条。
即下午,申时。《灵枢·病传》:“夏早晡。”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小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