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少阳病出现痉症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若一目或左右斜视,并一手一足搐搦者,少阳痉也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伤寒论注》:“身之侧属少阳,口眼斜,手足牵引,两胁拘急,半身不遂,皆少阳痉也。”参见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。为博落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七方。即走马汤,见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隔山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疣。详干日疮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气功内丹专著。宋·张伯端著。全书有诗词百篇,演述金丹的道理。
见《文山中草药》。为雾水葛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痢疾之因感受湿邪所致者。有寒湿痢与湿热痢之别。《时病论》卷三:“湿痢,有寒热之分焉。”亦指痢疾危证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四:“湿痢,腹胀,身重,下如豆汁,或赤黑混浊,危症也。”治疗可选用当归和血散、
①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方。生黑豆一斤(以斑蝥二十一个,去头足同煮,候豆胀为度,去斑蝥不用,取豆焙干),炮草乌四两,炮川乌、乳香各二两,没药一两半。为末,醋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不拘时温酒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