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别号可斋。湖南邵阳人。曾任地方官。他根据封建时代的立德立言之说,认为人生在世只有著书立言对地方有益,而著书立言又以《神农本草经》最有益。于是在做官余暇注意修编本草书,并于罢官归里后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五谷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。
病名。即食瘥的俗称,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心瘥、食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马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为续断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口疳。“夏季秋热,小儿泄泻,或初愈未愈,满口皆生疳蚀,当有阻塞咽喉致危者。此皆在里湿盛生热,热气蒸灼,津液不生,湿热伤气分。治在上焦,或佐淡渗。世俗常刮西瓜翠衣治疳,取其轻扬渗利也。”(《
证名。指胁肋部发胀作痛的症状。见薛己注《明医杂著·痰饮》。多由气郁、痰凝,脉络阻滞所致。如肝气郁结者,多兼见胸闷纳减,胀痛常随情志变化而增剧。治宜疏肝理气为主,如逍遥散、柴胡疏肝散等方。如湿痰走注肝经
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医生。曾著《太医金箴》、《四民月令》等书,均佚。
证名。见《千金翼方》卷十一。指视力丧失,盲无所见。详目盲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