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细辛大黄丸,见该条。
见《明医杂著》。即二便色白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嗳气有腐臭味。多因脾胃虚弱,饮食失节,食滞不化,停积胃肠所致。《类证治裁·症》:“但由脾虚,饮食不化,吐沫嗳腐,治宜健运。六君子汤加砂仁、鸡内金。……食后暖腐,保和丸。”参见宿食病、伤食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七。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,见该条。
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方。白芷、升麻、葛根、芍药、桂枝、连翘、羌活、桔梗、当归、荆芥各等分。水煎,食后服。治赤面风初起,正面上红肿而浮起者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指婚后不孕,不生子女。
①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山扁豆之别名。②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地榆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外治法。出《圣济总录》。适用于外伤疼痛肿胀之证。用桂附散(《圣济总录》:桂去粗皮、生附子去皮脐、白矾、细辛去苗叶、白芷、五加皮、桑叶)水煎沸,浸洗患处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丁香阿魏丸,见该条。
颈项部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疽者,上之皮夭以坚,上如牛领之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