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中脘疽。见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天胡荽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著作。又名《针灸问答》。3卷。明·汪机撰。刊于1530年。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。上、中二卷论述针法;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。书的中心思想多本自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等书,而对于金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莙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枢要》卷二。即附骨疽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明·赵贞观《绛雪丹书》:“凡胎成三月后,两足渐肿至腿膝,行步难甚以致喘闷,饮食不美,状似水气,至于脚指出黄水,名曰子水气。”即子气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七。即米疽。见该条。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厥阴是阴经之里,故为阖。
【生卒】:1737~?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宣治,号橡村。安徽歙县人。少时弃科举,喜好医术,先后从程嘉予等名医学医,博览医书,长于儿科,尤长于痘疹,在当地闻名,人称“橡村先生”。曾专心研究痘疹多年,采
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经来黄色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