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上方。熟地黄、巴戟天(盐水浸)、白术(土炒)各一两,人参、生黄芪各五钱,山茱萸肉三钱,枸杞子二钱,柴胡五分。水煎服。治妇人脾肾两虚不孕,饮食少思,胸膈满闷,倦怠思睡者。
病名。见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胬肉攀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鸡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崇文总目》。7卷,已佚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瓜子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在体表上发生的具有循经特征的病理现象。它主要反映病理生理和经脉皮部之间的某些规律性联系。马王堆汉墓帛书和《灵枢》所载的经脉病候均有这方面的内容。后世的主要针灸著作,亦多有载述。循经病理反应有多种多样的
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医生。字伯鱼。京兆长陵(今陕西咸阳)人,曾作过医工长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研子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即苍耳子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