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“黑风者,初病与绿风相同,但时见黑花,日久瞳变昏黑之色”(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)。即黑风内障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由久咳不止,气阴暗耗所致。治宜止咳,敛肺、养阴。方可选用养阴清肺汤、百合固金汤等加杏仁、五味子、人参等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,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以特制的软棒轻轻捶击肢体穴位的方法。《医学入门·历代医学姓氏》:“马湘:字自然。唐之盐官县人,……治病以竹杖打之。”
眼科著作。又名《原机启微》。2卷。明初·倪维德撰,明·薛己校注。初刊于1370年。卷上论眼病病因及治则共九论;卷下论方剂配伍附40余方及方义的说明。薛己将此书收入《薛氏医案》时,将其本人之见闻和经验;
指外感热病不按六经次序传变所出现的证候。《此事难知·太阳六传》:“太阳传少阳胆木者,名曰越经传。”越经传有多种传入途径。《医学心悟·伤寒纲领》:“亦有越经传者,如寒邪初客太阳,有不传阳明而径传少阳者,
证名。指肝病筋急而见腹中拘急者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此所谓疹筋,是人腹必急。白色黑色见,则病甚。”《内经吴注》卷十三:“疹筋,病筋也,腹为宗筋所迳,故腹必急。”多由肾虚肝失滋养所致。参见筋急、转筋条。
骨名。即髋骨。详该条。
《内经》诊候痈疽生于体表,内连五脏的五个重要部位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五脏,身有五部:伏兔一;腓二,腓者腨也;背三;五藏之腧四;项五。此五部有痈疽者死。”
①(huá)。①鲜美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:“其民华食而脂肥。”②光华、光彩。《素问·解精微论》:“华色者,其荣也。”《临证指南医案》:“面色唇爪,已无华色。”②音花(huā)。①古通花。《本草纲目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