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①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②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痛经证型之一。见《中医妇科学讲义》。多因素体虚弱,早婚,分娩过多,损伤肝肾,精亏血少,经行之后,冲任胞脉失养所致。症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,喜按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等。治宜调补肝肾。方用调肝汤,或六味地黄
热的意思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炅则气泄。”《类经》十五卷注:“炅,居永切,热也。”
见近时十便良方条。
全舌紫色,舌中有黄燥苔。多因脾胃脏腑素热,或嗜酒积热,或燥火内盛,或误服温补药所致,均属里实热证,宜攻下泄热。若有表证,宜解表通里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痘疹全书条。
即舌质。详该条。
运气术语。以十二支分主六气,则巳亥主风木之气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巳亥之上,厥阴主之。”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马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三分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