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时疫白喉捷要条。
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:“风热毒气,客于腠理,热毒搏于血气,蒸发于外,其皮上热而赤,如丹之涂,故谓之丹也。”详有关丹病各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,即产后恶血入心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润燥法之一。是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。患者面色苍白、唇爪欠红润、时觉头眩、心悸、大便干结难下、舌质嫩而色淡、脉细数,用首乌、当归、生地、麻仁、桃仁、枳壳等药。
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。即魇。详该条。
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。
《瘴疟指南》卷下方。乌药、炒甘草各一两,香附三两。为细末,加盐少许,开水调服。治瘴疟,心腹刺痛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即竹根七,详该条。
下法之一。用峻烈泻水药攻逐水饮的方法。适用于腹水、胸胁积水等实证。常用如十枣汤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