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疏理

疏理

皮肤腠理疏松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:“鱼者使人热中,盐者胜血,故其民皆黑色疏理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目睛缩入

    病证名。与目内陷同,详该条。

  • 过铸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玉书。金匮(今江苏无锡)人。少时习内科医,年长因遭兵乱,避难江北,在泰州行医数年,后归乡里。因右食指患疔证,求医治,敷药甚痛苦且无效,终致指废;后数年中指复患疔,求治仍无效,因惧

  • 首乌延寿丹

    即延寿丹第一方,见延寿丹条。

  • 工尾势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出《易筋经》。又作躬尾势、掉尾势。取直立位,两足稍分开,两手上举过顶,旋即转而向下,挺膝弯腰,使手掌尽量接近地面;若不能贴近地面,须配合足跟起落动作;随后挺身直立。《易筋经》:“膝直膀伸

  • 毛对山

    【介绍】:见毛祥麟条。

  • 长针

    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又名环跳针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长针,取法于綦针,长七寸,主取深邪远痹者也。”现代所用芒针类此。多用于深刺,以治疗痹症。

  • 滋血润肠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四方。当归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、红花、桃仁、枳壳、大黄。为末和丸,韭汁冲服。治脾气亏败,血液俱耗,胃脘干枯,小便闭,大便如羊粪,隧道涩而成噎膈者。

  • 会额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脑户,见该条。

  • 心痛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心痛痧》:“痧毒冲心,属之于气,则时痛时止,痰涎壅盛,昏迷烦闷,此其候也。治宜刺手臂,服顺气之剂为主。痧毒攻心,属之于血,则大痛不已,昏沉不醒,此其候也。治宜刺腿湾,服活血之剂为

  • 汉方医学

    见汉医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