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木舌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小儿表里遍身俱热,日久不止,颊赤口干,大小便涩,谓之积热。乃内因乳食肥甘;外因重被厚棉,炉火侵迫所致。此内外蕴积之热,先以三黄丸下之,后以凉惊丸调之。
指内侧缘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肾足少阴之脉,……出腘内廉,上股内后廉。”
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为风火眼之俗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编著饮食疗法专书《续法馔》5卷。
出《芷园臆草》。即柳枝,详该条。
《重订广温热论》卷二方。生石膏六钱,知母四钱,生甘草六分,生粳米(荷叶包煎)、菊花各三钱,钩藤、犀角(先煎)、羚羊角(先煎)各一钱半。水煎服。治温热化燥,液涸动风,鼻窍无涕,目干无泪,面色枯憔,神昏痉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三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见针灸甲乙经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苦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