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卒死》。指在睡梦中突然死去,系五绝之一。参见五绝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野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十一。又名蠹肉。系疮口肉芽组织生长过度,长期不愈的病证。多因疮口换药不及时或局部用药不当刺激疮面所致。古方用乌梅肉捣烂外贴;或乌梅烧灰,少加轻粉敷之;或用远志末酒调涂之。更有用硫
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著名医学家。字伯仁,晚号撄宁生。祖籍襄城(今河南襄城),后迁仪真(今属江苏)和余姚(今属浙江)。自幼习儒学,善长诗文。京口(今镇江)名医王居中客居仪真,滑寿随从学医,精
医论著作。清·王德森撰。刊于1853年。此书先设证治杂论14篇,列举前人误治之案以警人,并对时医以平稳方药搪塞病家等时弊痛加针砭。其后列述湿温、麻疹、惊风、血证、喉症、暑病之方药证治。其中对“湿温用药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水蛭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为蟾蜍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乌骨鸡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地龙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