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祖师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醇賸义》卷四方。当归、苏子、贝母各二钱,川芎、桃仁、延胡索、橘红各一钱,炮姜、降香各五分,山楂炭、桑白皮各三钱,苏木三分。水煎,加童便一杯冲服。治新产之后,恶露上冲于肺,气喘鼻掀,头汗微出。
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明初医生。名勋。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。精通医术,尤擅长小儿科。洪武年间(1368~1398年)任职太医院。著有《千金宝鉴》,已佚。子野僧、孙时中都继承医业,为当地名医。
①系指耳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窗笼者,耳也。”②《甲乙经》:“窗笼者,耳前上下脉,以手按之动者是也。”似指听宫穴。③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窗,见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少阳三焦经。详该条。
见章太炎医论条。
①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四叶草之别名。②见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指膀胱有汇集三焦水液的功能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”谓贮藏在膀胱的水液,经肾阳的气化,变成尿液排出体外。
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。即鼻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