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4卷。清·薛雪撰。本书以内科时病、杂病为主,兼有外、妇、儿科治案,案语简明。薛氏擅长于湿热病,对其病因、病理、治法分析尤详,有独到的见解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鸡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生姜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艾灸和针刺的合称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灸刺之道,得气穴为定。”
病名。①指风邪中于胃者。以腹胀泄下、多汗、恶风为特征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胃风之状,颈多汗,恶风,食饮不下,鬲塞不通,腹善满,失衣则胀;食寒则泄,诊形瘦而腹大。”治宜祛风散寒,温中理气。《圣济总录·胃风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锦地罗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柽条。
十二剂之一。用寒凉药物组成,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。参见寒能制热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清凉至宝散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