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五。指由多种因素所致之咽痒;或同时伴有咽干,咽痛之证。本病之病因不一,或来自风寒、风热之外袭;或因胃家实热之薰蒸;或源于阴虚火旺,虚火上炎所致等,但总因于火。临症更应详辨
即出针,《素问·针解》:“刺虚须其实者,阳气隆至,针下热乃去针也。”见出针条。
见《中国经济海藻志》。为鹧鸪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喉科种福》。即帝中,悬雍之别名。
人体部位名。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:“督脉者,起于下极之俞。”指会阴部。或指长强。参见下极条。
见小儿推拿秘旨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即蚕蜕,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小儿则》。即白术散第五方,见白术散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外科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GB2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神光、胆募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侧胸部,腋窝中点直下3寸,再向前1寸处,约平乳头。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;并有胸外侧动、静脉及第五肋间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胸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