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毛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。指发热热势壮盛,属于高热的范围。
蒙医书。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十八世纪。重点论述各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温泉浴等治疗技术。并对“六基证”理论作了进一步论述。现存木刻本。
【介绍】:清末医生。字春渠。渺水(浙江海盐县西南)人,于1874年辑有《人身谱》1卷、《歌方集论》4卷,1891年刻行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黑脂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狐臭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槲寄生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用晦,自号杏翁。福建莆田人。精通医术,对贫家不取报酬。著有《杏村肘后方》、《伤寒书》、《脉理精微》等书,均佚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栝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即越鞠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