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门齿、前板牙。居于牙列中间的切齿,上下各有四个。主要具有切断食物及发音的辅助作用。是望诊牙齿的润泽或枯槁的主要部位。
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指妇人年五十外或六、七十岁,本已绝经而忽然又再行经者。多因肝脾损伤,血失藏摄,或精伤而动命门之火,气郁而肝火妄动,两火交并迫血妄行所致。证见下血色紫有块。治宜补益肝肾健脾。方
见《陕西草药》。为苦荞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刺三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肌肉的坚韧部分。附于骨节者为筋,包于肌腱外者为膜。是联络关节、肌肉、主司运动的组织。为肝所主,并赖肝血的滋养,故云“肝主身之筋膜”(《素问·痿论》)。肝血不足、肝风内动等均可出现筋膜的病变。参见肝主筋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二方。木鳖子五个,松香四两,铜录、杏仁各一钱,乳香、没药各二钱,蓖麻子(去壳)七钱,巴豆肉五粒。捣膏,浸凉水中,用时随疮大小,用手捻成片,贴疮上。治疮疡疔毒初起,瘰疬,
【介绍】:见公孙光条。
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医家。字六苍。江苏琴川(常熟城内)人。长于痘科,主张审证处方要随时变易,参照古人之说而不泥古。曾采集过去诸名家之说,由博返约,著成《痘科约囊》一书。
疟疾之一。即温疟、瘅疟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阳明瘅疟《内经》名瘅疟,仲景名温疟。瘅疟之症,但热不寒,少气烦冤,手足热而欲吐呕,面赤口渴,虽热已而六脉仍数大者。《内经》名热伤阳明瘅疟之症,仲景发明《内经
喉科外治法之一。即烙治法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