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鱼腹条。
①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五方。麝香、滑石、雄黄、朱砂各五分。为细末,猪脂调敷。治恶疮。②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一方。麝香(研)、牛黄(研)、白附子、蚕蛾(微炒)、僵蚕(微炒)各二钱五分,全蝎二十一个。为末,
见活人心法条。
指伤寒的本证、标证及其受病的先后情况。明·陶华《伤寒家秘的本》卷二:“……标者,病之梢末;本者,病之根本。先受病为本,次受病为标……。”参见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条。
【介绍】:清医生。字恕子。四川叙永人。生活于18~19世纪间,秀才。志以医药济人,治学推崇喻嘉言,但不泥于一家。认为“学医贵在集众方之长而为己长”。临诊精思细察,处方遣药当机立断。兼善诗文,惜年未40
见集验良方拔萃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有治条。
医经类著作,秦伯未(之济)撰。秦氏邃于《内经》,学验俱丰。书名“浅解”,意在深入浅出,由博返约,颇得“知其要者,一言而终”之趣。此书首先对《内经知要》各篇予以题解,使知要领。其语译,信达而雅;其词解,
见慈幼新书条。
病证名。亦称太阳经证。一般指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。《伤寒溯源集·太阳经纲领》:“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眥,上额交巅,从巅络脑,还出别下项,连风府、循肩膊,内挟脊,抵腰中,夹督脉而行。风寒客之,故头项强痛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