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百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中藏经》。即马脾风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傅仁宇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亦称目外眦。指外眼角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,起于目锐眦。”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金樱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鬼针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五方。川乌一斤。为末,入砂锅内,加醋慢火熬如酱色,先用升麻、皮硝、生姜煎水洗患处,然后敷此药。治湿痰流注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由脾胃邪风积热,上壅于目所致。胞中蠹肉壅起,初小渐大,摩隐瞳人,眼胞湿烂,眵泪胶粘(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)。治宜祛风泻热。用通脾泻胃汤加减,并可劆洗去瘀。
眼科病证。见《银海指南》卷二。指翳之色白而淡薄者。详翳条。
见《泉州青草药》。为剪刀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