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竹叶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解剖部位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
出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白接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香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百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药籢启秘》。为三仙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原有舌苔突然剥脱的舌象。即光剥舌,详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。
病名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因脾经积热。上腭属脾,脾气通于喉,故上腭生疮,似粟如珠,或黄或白,口中腥臭,手足怕冷,身体畏寒。”指上腭生疮,状似七星者,故名。治宜清热解毒。用凉膈散加减。吹冰硼散。
书名。6卷。清·黄统、龚自璋合辑。刊于1851年。卷1治身体各症;卷2治妇女各症;卷3治小儿各症;卷4治痧、疫、时症等;卷5治外科及跌打损伤;卷6补遗。书中共列病症(或药方)子目2600余条,18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