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吞服生银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急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载有解银毒药物,如葱汁、鸡子汁、鸭血、鸭通汁等。可参考。详金石中毒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孔济。长乐(今福建长乐)人,生平不详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。即紫金丸第二方,见紫金丸条。
见撰集伤寒世验精法条。
见《本草述》。为乌蔹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古墨九方》:“胎前眼泪不止,口鼻涕流,服四物汤或艾叶生姜煎汤。”
病名。生于臀部环跳穴处的流痰。详流痰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丹疹、烂喉痧、烂喉痧、疫痧、疫喉、喉痧。类于猩红热。因其咽喉红肿糜烂,疹色鲜红如丹,故名。丹痧属于疫疹,多流行于冬春季节,以二至十岁为多见。由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肺胃,初期邪在卫分,继之病邪
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等。即呕吐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倪枝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