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经史证类备急本草

经史证类备急本草

药物学著作。简称《证类本草》。31卷。宋·唐慎微约撰于十一世纪末。1108年(大观二年)刊印时由艾晟补入陈承《本草别说》的内容,称为《经史证类大观本草》。1116年(政和六年),曹孝忠等重行校刊合并为30卷,称为《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。1159年(绍兴二十九年)王继先等再次校订增补,名《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,为32卷。此后又有多种刊本,书名也有变更,但基本内容没有很大改动。本书以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为基础,总结了北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。书中广泛收集了各种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,并保存了《神农本草经》以下一些主要本草学著作的文字。其内容:卷1~2为序例,卷3以后将药物分为玉石、草、木、人、兽、禽、虫鱼、果、米谷、菜(以上又各分上、中、下三品)、有名未用及图经外草类、图经外木蔓类等13类,共1746种(各种刊本的数字略有出入)。由于本书收罗广博,编号、体例谨严,对于药物的别名、药性、主治、产地、采收、炮制、辨析、附方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,所附的药图也较精细。现有人民卫生出版社《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妊娠白带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。亦称胎前白带。在正常情况下,孕后白带较平时可稍为增加。如超出正常现象,则为病态。多因孕后脾虚运化失职,或胞虚寒冷,寒湿凝滞,伤及冲带二脉,以致白带量多。治宜健脾固摄。方

  • 水对叶莲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苦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脚鱼壳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鳖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元机启微

    眼科著作。又名《原机启微》。2卷。明初·倪维德撰,明·薛己校注。初刊于1370年。卷上论眼病病因及治则共九论;卷下论方剂配伍附40余方及方义的说明。薛己将此书收入《薛氏医案》时,将其本人之见闻和经验;

  • 舌裂生疮

    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六。多由心经火炽上炎所致。症见舌裂生疮,疼痛,饮食有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第八册:“风热口中干燥,舌裂生疮。”治宜清心泻火。用导赤散、犀角地黄汤、甘露饮等加减。参见舌

  • 脾经咳嗽

    病证名。又称脾咳。指脾胃湿热,上熏于肺,或脾虚土不生金所致的咳嗽。《症因脉治内伤咳嗽》:“脾经咳嗽之症,咳而右胁下隐隐作痛,痛引心脾,神衰嗜卧,面色痿黄,腹胀黄肿,身重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,此脾咳嗽之症

  • 垂角

    垂,耳垂珠;角,耳上角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墙下无基,垂角去外。”

  • 瞀热

    证名。指闷乱烦热之状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参见闷瞀条。

  • 红颠茄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丁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劳瘵

    病名。一作痨瘵。又名传尸劳、劳极、尸注、殗殜、鬼注。指痨病有传染性者。《济生方·劳瘵》:“夫劳瘵一证,为人之大患,凡受此病者,传变不一,积年染疰,甚至灭门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劳瘵叙论》:“大略令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