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燥湿的药物,以治疗湿浊内盛,胸痞腹满之证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燥可去湿,桑白皮、赤小豆之属是也。”又如脘腹胀满、怠倦恶食、口和不渴,舌苔白腻而厚,用平胃散以燥湿健脾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苎麻根,详该条。
结胸证之一。①指邪热瘀血互结胸膈者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伤寒结胸》:“伤寒阳证,吐衄血不尽,蓄在上焦,胸腹胀满硬痛,身热,漱水不咽,喜忘如狂,大便黑,小便利,名血结胸,用犀角地黄汤。”亦可用抵当汤、桃核承
见《婴童百问》。即疳。详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指因七情郁结,肺脾气滞,郁而生痰者。又名结痰、顽痰、老痰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郁痰即结痰,顽痰。郁痰之症,胸满饱胀,九窍闭,懊憹烦闷,或咽中结核,睡卧不宁,或肠胃不爽,饮食有妨,或气逆不利,
2卷。又名《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》。原题陈言撰(实系托名著作)。刊于1591年。本书内容与徐凤《针灸大全》基本相同,仅各节的编排次序互有先后,根据本书原刊在文字校勘上颇多错讹来看,似较徐书晚出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斑叶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螳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狐疝。见该条。
“阴阳二十五人”之一类型。出《灵枢阴阳二十五人》篇。其外貌特征为“方面,白色,小头,小肩背,小腹,小手足,如骨发踵外,骨轻。”性格特征为“身清廉,急心,静悍。”体质和发病特点为“能(耐)秋冬不能春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