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刺法。九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分刺者,刺分肉之间也。”指针刺直达肌肉的间隙处的刺法,用以治疗肌肉酸痛等病。
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珍珠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通下乳汁,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。详见催乳条。
病名。见路际平《眼科临症笔记》。即能近怯远证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蛔虫又名蚘、长虫、蚘虫。状如蚯蚓,寄生在小肠内。静止时无自觉症状。在初期或有发热、咳嗽。肠蛔虫病时,可有食欲不振,恶心呕吐,胃部不适,流涎,腹痛,易激怒,梦惊,夜间磨牙,鼻痒,偶有惊厥等症。蛔
《景岳全书》卷五十四引《简易方》方。白石英、朱砂各等分。为细末,每服五分,金银花煎汤送下。功能清膈上风热痰饮。治心气不宁,怔忡惊悸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大腹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坤元是宝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纯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