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肺热身肿

肺热身肿

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肺热身肿之症,喘咳烦满,不得仰卧,喘息倚肩,身首皆肿,小便赤涩,此即内经诸气膹郁肺热成肿之症也。肺热身肿之因,肺热叶焦肺气怫郁,升降之令不行,治节之官失职,则经络壅闭,营卫不谐,而遍身头面皆肿矣。”脉多洪数或见弦数。治宜选用家秘泻白散二冬二母汤泻心汤泻青丸,以及葛根石膏汤、葶苈清肺饮等方。参见身肿、水肿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手指平推扣拨法

    推拿方法之一。简称指拨法。见该条。

  • 楝实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川楝子,详该条。

  • 病发于阴

    ①泛指内脏或阴经所发生的病症,反映病变在里。②辨证上如病者无发热而出现恶寒,为发于阴经的病。(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)

  • 姚九鼎

    【介绍】:见姚浚条。

  • 蛾症

    病名。即乳蛾。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六:“喉痹者,即缠喉风类也。……其候与前论蛾症相近,而治法不能无异。”参见乳蛾条。

  • 阴阳自和

    指人体正气的自然调节机能,不假药物而能恢复健康。临床过程中出现体温正常,气血调和,食欲增加,二便通利等,是阴阳趋向平衡的现象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凡病若发汗,若吐,若下,若亡津液,阴阳自和

  • 外疳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疳疾外现于五官的证型。疳病新起的症状,外现于目、鼻、口齿等部位。《证治准绳》:“鼻下赤烂自揉,鼻头上有疮,渐绕耳生疮。今分走马疳,口齿疳,鼻疳,眼疳等。”

  • 黄峻寿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岩条。

  • 阴虚阳亢

    精血或津液亏虚,导致阴阳平衡失调,阳气失去制约而浮动;阳又能使阴液进一步亏损,互为因果。症见潮热、颧红、盗汗、五心烦热、咳血、消瘦或失眠、烦躁易怒,或遗精、性欲亢进,舌红而干,脉细数等。治疗原则宜育阴

  • 头风眩晕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碥·眩晕》。又称头风眩运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