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裴頠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大便下血。《幼科金针》:“粪前粪后,点滴而下,无腹痛后重者是也。”因湿热内蕴,或风热外受,积于肠道,损伤阴络,血热妄行,下溢肛门所致。治宜清热凉血,用槐花散。②指诸色痢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痢
即红中黑纹舌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重复或累积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辟积于夏,使人煎厥。”
病名。见路际平《眼科临症笔记》。即小儿疳眼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牙痛之因于风者。参见牙痛条。
病证名。指眼内出血证。又名目血。目衄含义有二:①指血自泪窍出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目出血,曰目衄。”唐容川《血证论》卷二:“泪窍出血,乃阳明燥热所攻发,犀角地黄汤加归尾、赤芍、银花、白芷、粉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安徽怀远人。参见朱肯堂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