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脉诀汇辨

脉诀汇辨

书名。10卷。清·李延昰辑撰于1664年。作者鉴于当时广为流传的高阳生《脉诀》之言辞鄙俚,谬误颇多。遂汇集古今有关脉学论著,结合其叔父李中梓所传的脉学予以辨驳订正。卷1所述,多属作者研究脉学之心得。认为脉诊须掌握六个要点:即辨析相类之脉,对举相反之脉,熟悉兼至之脉,察定平常本脉,准随时令变脉,确认真脏绝脉;卷2~6以崔嘉彦“四言脉诀”为基本内容,予以增删;并采撷古典医著及名家学说,诠释脉理;卷7阐述望、闻、切三诊,以示四诊合参的重要意义;卷8以运气联系脉法;卷9选录李中梓医案若干条,以脉参证,体现脉诊在临床诊治方面的灵活应用;卷10为经络脏象,摘选有关诊法的纲领,并附脉案图式。全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,内容详备,但个人发挥的见解不多,卷8运气一部分有不少机械的观点。本书于1963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据康熙刻本予以校订排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汗窍

    体表出汗的孔窍。即毛孔。

  • 水府

    即膀胱。详该条。

  • 霍乱烦渴

    渴证之一。指吐、泻之后,津液耗伤所致的口渴症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九:“霍乱吐利之人,重亡津液,则脏气不和,上焦热,津液不足,故霍乱而烦渴也。”《症因脉治》又分为外感霍乱烦渴和内伤霍乱烦渴两种。外感霍乱

  • 虞天民

    【介绍】:见虞抟条。

  • 肾虚月经过少

    病证名。月经过少证型之一。多因先天不足,早婚,分娩次数多,乳儿众多,或房室不节,损伤肾气,精亏血少,冲任胞脉之血不足所致。症见月经量过少,色黯红,质稀,头晕耳鸣,腰膝疫软。宜补肾养血。用当归地黄饮(《

  • 颔厌

    经穴名,代号GB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手足少阳、足阳明之会。位于鬓发中,当头维穴与曲鬓穴间沿鬓发弧形连线的上1/2中点处。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、静脉顶支。主治偏头痛,眩晕,耳鸣,齿痛

  • 山崩子

    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满山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冰郎花

    见《吉林中草药》。即冰凉花,详该条。

  • 耳痛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厥病篇》。属肝胆二经风热者,耳中干痛而痒。治宜疏风清热。用凉膈散加减。属火毒炽盛者,耳痛较剧,可兼见赤热肿胀。治宜清热凉血,泻火解毒。用龙胆泻肝汤、犀角地黄汤加减。属风邪挟湿者,疼痛而

  • 扫帚菜子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地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