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,见荀勗《中经薄》,1卷。子仪系扁鹊弟子。原书已佚。
经穴名。代号ST3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小腿前外侧,犊鼻穴直下8寸;或于外膝眼与解溪穴连线的中点取穴。另说“在上廉下一寸”(《太平圣惠方》);“膝下五寸许”(《针灸大全》)。布有腓肠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即紫苏子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山茱萸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补骨脂,详该条。
出《丹溪心法》。为栝蒌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肾怯失瘖。详该条。
即芳香化浊法,见该条。
耳骨之一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镫,故名。
病名。《重辑烂喉痧辑要》:“栏喉痧一症,发于冬春之际,不分老幼,遍相传染。发则燥热烦渴,密桃红,宛如锦纹,疼痛肿烂,一团火热内燃。”即烂喉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