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医贯》卷三:“荜薢散,治杨梅喉癣。”系指杨梅疮毒上冲,结于咽喉致喉间溃烂作痛,口出臭秽之气,久不愈者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杨梅结毒癣由生,片白喉中秽气闻,白色变黄才可喜……。”治宜清血解毒。方
古代对妊娠二月胚胎之称。北齐·徐之才《逐月养胎方》:“妊娠二月名始膏。”
【介绍】:见络却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。即健忘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辨症录·头痛》。边,指边侧。即偏头痛。详偏头痛、偏头风条。
证名。见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》卷十四。即目昏。详该条。
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。治证同。见逍遥散条。
病证名。多由脾胃虚弱,脾虚不能运化水湿,水湿上泛而致口水流出不止,兼见脘腹胀满,胸闷、困倦乏力。治宜健脾益气,和胃渗湿。方用参苓白术散。
病证名。多因风热犯肺,灼津为痰,痰热互结,壅塞肺系,气道受遏而失音。症见头昏身热,烦渴,汗出,咳嗽,喉痛失音。治宜疏风宣肺,止咳利咽。用银翘散、粘子解毒汤等加减。参见瘖、暴瘖等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千层塔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