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舌中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虚证

    证名。指阳气虚衰所出现的病证。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多见于慢性疾患,因素体阳气虚弱,或病邪损伤阳气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阳虚者,火虚也,为神气不足,为眼黑头眩,或多寒而畏寒。”症见面色白,短气懒

  • 牡疝

    古病名。疝的一种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牡疝在鬲下,上连肺,病得之内。”详疝条。

  • 痨瘵

    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又作劳瘵。详该条。

  • 耳聋治肺

    出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卷下。肾虽开窍于耳,然肺经之结穴(龙葱)在耳中。故温热暑疫致之耳聋皆可从肺治。《温热经纬·余师愚疫病篇》:“坎为耳,故耳为肾水之外候。然肺经之结穴在耳中,名曰龙葱,专主乎听,金

  • 五经

    ①五脏的经脉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。”②推拿穴位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即脾经、肝经、心经、肺经、肾经五穴,分别位于第一至五指远端的指腹上。参见各条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推拿手法》:

  • 二阴

    ①指少阴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二阴急,为痫厥。”张景岳注:“二阴,少阴也。……脉急者为风寒,邪乘心肾,故为痫为厥。”②指前阴、后阴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开窍于二阴。”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肾主二

  •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指对精髓亏虚者,宜使用厚味滋补的药物治疗。《类经》:“精不足,阴之衰也,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元。”阴精不足使用滋补,可于饮食或药物中选择厚味血肉有情之品,如海参、淡菜、鱼

  • 蟠肠气

    疝之别称。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

  • 黑皰

    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三十六丁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下病上取

    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气反者,……病在下,取之上。”指病证的表现、部位偏于下,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上的脏腑或体表,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。如癃闭因于中气不足者,用补中益气法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