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舌苔薄

舌苔薄

薄白主表,或偏于正虚;由薄变厚,反映病邪由表入里,病情由轻转重。舌淡红、薄白苔,见于健康人或风寒表证,舌淡白而苔薄白,主阳虚,气血两虚等。《辨舌指南》:“苔薄者,表邪初见;苔厚者,里滞已深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脉诀筌蹄

    书名。不分卷。清·吴甡选辑。约刊于1710年。吴氏此编的脉学部分,基本上取材于《王叔和脉诀》和《濒湖脉学》,后附望、闻、问及小儿色诊。书中叙述各脉体象以《濒湖脉学》二十七脉为宗,删去原《王叔和脉诀》中

  • 迎春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辛夷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秋月咳嗽

    指秋月感受湿热或燥热所致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秋月咳嗽,秋月咳而身热自汗,口干便赤,脉虚而洪者,白虎汤;身热而烦,气高而短,心下痞满,四肢困倦,精神短少,香薷饮;若病邪既去,宜补中益气汤加山药、

  • 蛇虫草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岗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坎水廓

   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系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而命名者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水廓。详该条。

  • 开泄

    即辛开苦泄。详该条。

  • 方密之

    【介绍】:见方以智条。

  • 十六郄穴

    十二经及阴蹻、阳蹻、阴维、阳维各有一个郄穴,即孔最(肺)、温溜(大肠)、梁丘(胃)、地机(脾)、阴郄(心)、养老(小肠)、金门(膀胱)、水泉(肾)、郄门(心包)、会宗(三焦)、外丘(胆)、中都(肝)、

  • 犀角解毒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三方。炒牛蒡子一两五钱,防风、甘草各二钱半,荆芥穗五钱,犀角一钱半。为末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小儿赤丹瘤,壮热狂躁,睡卧不安。

  • 下元

    下焦元气,指肾气而言。见《脾胃论》:“下元土盛克水,致冲、任、督三脉盛。”肾居下焦,内藏元阴、元阳之气,故称“下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