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成面颅的骨块,包括上腭骨、颊车骨、颧骨、鼻骨、泪骨、甲介骨、口盖骨、鼻柱骨、舌骨等。详上腭及各骨条。
《马培之外科医案》方。杏仁、茯苓、栝蒌皮各二钱,橘络、枳壳各八分,当归、丹参、秦艽、川楝子、佛手各一钱半,蒺藜三钱。水煎服。治龟背,肝俞脊驼,胁肋痛,兼咳嗽者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。即肩头,见该条。
病名。即生于肘部上端的肿瘤。见清·高梅溪《外科图说》卷三。
出《串雅内编》。走方医把药性上行的叫做顶。顶药多吐。例如皂矾顶,治风痰上涌而昏倒,用皂荚末、生矾末、腻粉作散剂,水调一钱服下即吐。(腻粉有二种:一为汞粉,一为铅粉,均有毒,宜慎用)
气功术语。本为古代外丹术的主要原料,后借以比喻气功内炼过程中体内精、气、神的变化。内丹术中“铅”,主要比喻肾中元气。如《钟吕传道集》中说:“肾中之水,伏藏于受胎之初,父母之真气,真气隐于人之内肾,所谓
书名。清·金有恒(子久)撰。约成书于1895年。治案分门别类予以编辑,其中以温病医案居多,记述分析较详。对重症、险症多连续记载其病情变化及治法,交待比较清楚。
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瘖。详该条。
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八。指术毕出针手法和要求。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回针将障送至护睛水内尽处,迟迟出针之半,少息再出,恐障复还原位。”参见拨内障手法条。
见《卫生宝鉴》,指女子外阴小及阴道较狭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