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学著作。《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》之一。8卷。清·周学海撰于1892年。作者阐述脉理,主张由博返约,执简驭繁。但又认为当时流行的《濒湖脉学》过于简略,于脉理无所发明,遂参阅有关文献五、六十种,并结合个
证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泛指因疮毒邪盛正虚,或失治、误治,致使毒邪内攻,扰及心营所致。证见心中烦乱,神昏,或恶心欲呕等。相当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。治法参见疔疮走黄。
古病名。指鬾病兼有发热,大便黄而恶臭者。治法见大便恶臭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初【介绍】:明代针灸学家。字梅孤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通天文、乐律、兵法。嘉靖间考中武举。晚年专门研究医学,尤其精于针灸。为探索针灸学的渊源和要旨,根据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摘编成《针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柿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阿魏丸,见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即妇女的阴道外口。
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生生篇》。为香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