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补天髓

补天髓

气功学专著。张百焘编撰,成书于1917年。全书五卷,分通玄篇、功近篇、功候篇、演绎篇、提要篇。其所行内丹术与传统方法不同。故颇有独到之处。如书中述及:“解带宽衣,作金刚坐,手结大三昧印。坐定略呼出粗气,即收散外神明,摄入绛宫,气定,万缘(澄寂。俟心性溶和,然后以意移入天目。待凝定不散,复以意移至乾元宫,倒转玉枕,直注入夹脊,即膏肓中,到此行持一、二时,或过之。壮者不及旬,衰者迎旬,夹脊中间如火炽,如胀痛,便以意将此夹脊炽火送入两肾,即觉两肾辘辘,跳动不已,乘时以意送入阴。”因此,他是从中丹田入手,历上丹田,后转督脉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多发肿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女科备要》。即经水不止,身发肿满。详该条。

  • 唇口燥裂

    证名。指口唇干燥,甚则裂开的症象。《温疫论·数下亡阴》:“津不到咽,唇口燥烈,缘其人阳脏多火而阴亏。今重亡津液,宜清燥养营汤。设热渴未除,里证仍在,宜承气养营汤。”多因阴津不足,脾热炽盛所致。治宜养阴

  • ①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夫精者,身之本也。”由饮食水谷化生的精微,又称水谷之精、后天之精。《灵枢·大惑》: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。……精散则视歧。

  • 方士

    方术之士。古代掌握方技、求仙、炼丹、禁祝、祈祷诸术的人。这种职业的出现开始于周,至秦汉渐盛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而方士用之,尚未能十全。”遵《内经》此说,故方士多指方技之士,即医生。

  • 王鞠坪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德森条。

  • 退秧竹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仙人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刃疔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又名肺疔。初生白皰,顶硬根突,破流血水,痒痛兼作,多生鼻孔、两手,易腐易陷,重则腮损咽焦,咳吐痰涎,鼻焮气急,此属肺经毒火而成。治同疔疮;生于鼻者,治同鼻疔。参见疔条。

  • 脱荣

    病证名。见徐润之《最新三字达生续编》。指妊娠坠胎后,阴血暴下不止,出现面黄,唇白,虚极欲脱,谓之脱荣。治宜补气回阳,方用独参汤或参附汤。

  • 苦笋

    出《食疗本草》。为苦竹笋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肱(qū 区)

    腋下胁上部位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春脉……不及,则令人胸痛引背,下则两胁胠满。”王冰注:“胠,谓腋下胁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