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赤丝乱脉证

赤丝乱脉证

眼科病证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赤丝虬脉白睛乱脉。多因受邪日久,白睛血络瘀滞所致。常见气轮丝脉赤乱,纵横分布,粗细疏密不等,自觉眼涩不爽,或微泪羞明。类今之慢性结膜炎。多见于椒疮、栗疮等,或长期风沙烟尘刺激,嗜酒或用眼过度者。宜审因论治,一般以散邪祛瘀为主,可选服退赤散归芍红花散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即目眶。俗称眼眶。眼窝周围的骨骼,起着保护眼球的作用。

  • 陈康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其晋条。

  • 内托黄芪丸

    《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二方。黄芪八两,当归三两,肉桂(去粗皮)、木香、乳香(另研)、沉香各一两。为细末,用绿豆粉四两,生姜自然汁煮糊和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温水送下,不拘时。治疮疡误治,邪滞经络,白脓

  • 附阳

    【介绍】:见跗阳条。

  • 肺为咳

    五脏气逆证中,肺气上逆的症状,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肺主气,不论外感或内伤,凡影响肺气的宣发与肃降,均使肺气上逆而为咳,故咳嗽为肺病的常见症状。

  • 浮气

    浮出于脉外,循行于皮肤、分肉之间的气,系指卫气而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其浮气之不循经者,为卫气。”

  • 肺绝喉闭

    病名。即危重病人的上呼吸道梗阻。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六:“肺绝喉闭,其脉浮而微细,其声如鼾,有如痰在喉中响声,此为肺绝之候。宜速用人参汤,调入竹沥、姜汁服之。若早者十全七八,次则十全三四,迟则十不一救。

  • 浊阴

    指体内重浊下降或浓厚的物质。如存于五脏的水谷精微物质,归于六腑的饮食糟粕等,均属浊阴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清阳出上窍,浊阴出下窍;清阳发腠理,浊阴走五脏;清阳实四肢,浊阴归六腑。”

  • 宣木瓜

    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木瓜之处方用名,详木瓜条。

  • 旋覆花汤

    ①《金匮要略》方。旋覆花三两,葱十四茎,新绛少许。水煎顿服。治肝着,症见胸胁痞闷不舒,甚则痛胀,其人常欲蹈其胸上,初起时欲得热饮者,并治妇人半产漏下。②《圣济总录》卷八十四方。旋覆花一两,赤茯苓、桑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