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赤脉传睛

赤脉传睛

眼科病证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赤脉侵睛。多由心火上亢,三焦积热心阴不足肾水亏虚所致。症见赤脉呈多数细分枝状,自眦部发出,走传白睛,甚至延及黑睛。赤脉从大眦发出者,称大眦赤脉传睛;从小眦发出者,称小眦赤脉传睛治法:一般丝脉红赤粗大,痒涩刺痛,眵干泪热属实证。宜清心泻火,可选用泻心汤加减;若丝脉淡红,微痒不痛,一般属虚,宜养阴清热养血宁心,可选用补心汤六味地黄丸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糜疳

    口腔及牙床糜烂的证候。又名口疳。多由疳疾及痘疮患儿,口腔不洁,或于夏令署湿偏盛之际,胃火与湿热之气上攻,侵蚀于口而成。症见口中溃烂,常发生于舌、颊、唇内侧及上腭等处,有时扩展到唇外,口角、齿龈及咽喉。

  • 难经经释补正

   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
  • 香茸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香薷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萎蕤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玉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金豆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蝎子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全蝎,详该条。

  • 产枕痛

    见《皇汉医学·产科发蒙》。即儿枕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壳菜

    出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。为淡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实热衄血

    病症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指因肺胃热盛,迫血妄行的衄血。《张氏医通·衄血》:“实热衄血,脉实大便秘者,犀角地黄汤加木香大黄。”参见鼻衄条。

  • 六椎

    指第六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六椎下间主脾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