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足三里

足三里

经穴名。代号ST36。《灵枢·本输》原名三里下陵。《圣济总录》名足三里。别名鬼邪下三里。属足阳明胃经。合(土)穴。位于小腿前外侧,犊鼻穴直下3寸,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分支,深层正当腓深神经;并有胫前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胃痛,恶心呕吐呃逆噎膈,纳呆,消化不良,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乳痈,目疾,喉痹头痛,失眠,眩晕心悸怔忡气喘虚劳黄疸水肿癫痫,下肢痹痛、瘫痪麻痹脚气;以及急慢性胃肠炎,溃疡病,胰腺炎,胆囊炎,阑尾炎,高血压,神经衰弱,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。并有强壮作用。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5~10壮;或艾条灸10~30分钟(图73)。

图73

猜你喜欢

  • 臭菜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茅根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白茅根,详该条。

  • 五脏刺

    ①即五刺。见该条。②指《灵枢·五邪》所述的五脏有病的各种治疗方法。《黄帝内经太素》称五脏刺。

  • 鼠穴

    见鼷穴条。

  • 烂喉沙风

    病名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烂喉沙风,生于关内,不分左右,满喉皆烂,兼发斑痧者是。由伤寒或温热之后,余毒未尽,脾经积热,上炎肺经而成。”治宜疏解余毒。方可选用银翘散、养阴清肺汤等加减。可参见烂喉痧条。

  • 房劳胁痛

    证名。为因房劳过度而引致的胸胁疼痛。《医碥·胁肋痛》:“房劳伤肾,气虚血滞,胸胁多有隐隐作痛,宜补肾加芎归之类和血。”《辨证录·胁痛》:“房劳之后胁痛,其亏于精者更多,乌可重治肝而轻治肾哉!方用填精益

  • 五华

    五脏精气荣华于体表的组织或部位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心……其华在面”;“肺……其华在毛”;“肾……其华在发”;“肝……其华在爪”;“脾……其华在唇四白”。面、皮毛、爪甲、头发和唇四周,明润光泽为各

  • 怕痒花

    出《群芳谱》。为紫薇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太阳衄

    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衄发从春至夏,为太阳衄。”参见鼻衄条。

  • 季豆

    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胡芦巴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