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生真诀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
病名。①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指产后患痢。多因产后虚损,下地过早,伤于风冷,风冷乘虚入于大肠,肠虚则泻所致。②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指产后恶露不行,败血渗入大肠,积滞而成泄痢者。详产后下利条。
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四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棕榈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中脘疽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玄感传尸方》1卷。已佚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地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腹结,见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儒门事亲》。指咳嗽而有痰涎溢出者。多由风热炽盛,灼液酿成痰涎,上逆而嗽;亦有素体阳虚,肺复受寒,以致痰涎上泛,射肺而嗽。风热炽盛者,治以清热豁痰为主,用温胆汤加竹黄,竹沥,僵蚕之类;阳虚受寒
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决气》。又名脱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:“脱血,冲脉病也。”《灵枢经》曰:冲脉为血之海,血海不足,则身少血色,面无精光。是名血脱。”因先天禀赋不足,或思虑、劳倦、房室、酒食所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