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痘疹所致之目疾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夫痘疹为毒最重,……若痘疹发,则诸经百脉清纯太和之气,皆被搅扰,正气大虚,则邪乘虚而入,各因其犯而为病。目窍于肝胆,肝胆乃清净之府,邪正理不并立,今受浊邪薰灼
《内外伤辨惑论》卷下方。炒神曲、炒麦芽、枳实各一两,白术二两。为细末,荷叶煨饭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远白水送下。治饮食过多,心腹满闷不快。
病证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多由风邪冲于肝胆所致。本症睑边眦内,甚则连及睛珠,痒极难忍。为目痒之重症,详该条。
医论著作。1卷。宋·程迥撰于1176年。作者结合临床论述医学中的一些学术问题,但有较浓厚的理学观点,甚至提出疫疠、伤寒没有传染性。须予批判地对待。
①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牡蒿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臭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三商之一,见该条。
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急而重的病症,亦可指急性病、新发病。
【介绍】:宋代官吏。任西京(今河南洛阳)左藏库使,撰有《左藏方》,已佚。
即肾虚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半边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