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金盆草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虚喉痹

    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八:“阳虚喉痹,非喉痹因于阳虚,乃阳虚因于喉痹也。盖有因喉痹而过于攻击致伤胃气者;有艰于食饮,仓廪空虚,亦伤胃气者;又有气体素弱不耐劳倦而伤胃气者。凡中气内虚,疼痛外

  • 重实

    ①脉症俱实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所谓重实者,言大热病,气热,脉满,是谓重实。”②实证误用补药。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:“月满而补,血气扬溢,络有留血,命曰重实。”

  • 卫沈

    【介绍】:见卫汛条。

  • 苍棵子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即苍耳子,详该条。

  • 内经方集释

    书名。2卷。张骥撰。卷上辑录《内经》(包括《素问遗篇》)中的13个方剂;卷下分方制、方宜、方禁三篇,分别引录《内经》中的有关原文,次集各家注文,末为作者按语。

  • 张寿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锡纯条。

  • 枳朴二陈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枳实、厚朴、半夏、茯苓、陈皮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胃家有痰,兼有食积者。

  • 五软

    病证名。①指头软、项软、手软、脚软、肌肉软。见《婴童百问》。多系禀受不足,气血不充,故骨脉不强,筋肉痿弱。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:“原其要,总归于胃。盖胃为水谷之海,为五脏之本,六腑之大原也。治法必先以

  • 阴阳互根

    阴阳互相依存,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,即所谓“阳根于阴,阴根于阳。”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生阴长,阳杀阴藏。”阴阳学说多以互根的观点说明脏与腑、气与血、功能与物质在生理上或病理上的联系

  • 妊娠衄血

    病证名。亦名胎前鼻衄。见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。多因孕后嗜食辛辣,积热不散,上蒸于肺,灼伤肺络,血随上逆,发为鼻衄。若衄血不止,热伤胞络,有坠胎之虞。宜养阴清热,止血安胎。用丹皮汤(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