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镵针

镵针

古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又称箭头针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镵针者,取法于巾针,去末寸半,卒锐之,长一寸六分,主热在头身也。”其针头部膨大,末端锐尖,形如箭头。主要用于浅刺出血,治疗头身热病皮肤疾患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尿胞

    ①即膀胱。②指曲骨穴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腹中满小便数数起,灸玉泉(中极)下一寸,名尿胞,一名曲骨端。”

  • 循元

    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即长谷。见该条。

  • 青水

    古病名。十水之一。《中藏经·论水肿脉证生死候》:“青水者,其根起于肝,其状先从面肿,而渐行一身也。”参见十水、水肿条。

  • 白地榆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管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顾松园医镜

    【介绍】:见顾氏医镜条。

  • 金丝黄连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马尾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水沫疮

    病证名。腿间疱疹,因冷水沫后而加重者。《扁鹊心书》:“小儿腿胻间有疮,若以冷水洗之,寒气浸淫,遂成大片,甚至不能步履”为水沫疮。可用葱、椒、姜煎水洗后,再以百花散掺之。

  • 白菀

    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女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长针形

   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
  • 保宜大夫

    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三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