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阴痹

阴痹

病名。①指发于阴分的痹症,如骨痹之类。《灵枢·五邪》:“邪在肾,则病骨痛、阴痹。阴痹者,按之而不得,腹胀腰痛大便难,肩背颈项痛,时眩。”②指阴邪所致的痹症,如寒痹之类。《素问·四时逆从论》:“厥阴有余病阴痹。”王冰生:“阴,谓寒也。有余,谓厥阴气盛满,故阴发于外而为寒痹。”《灵枢经合纂》马莳注:“阴痹者,痛无定所,按之而不可得,即痹论之所谓以寒胜者为痛痹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酒醴

    酒剂的古称。详酒剂条。

  • 金郁

    五郁之一。指肺气郁闭之症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《证治汇补·郁症》:“癃闭、气喘、胀满、不眠,皆金郁也。治宜泄之。泄者渗泄而利小便,疏通其气也。”可用泄郁汤、和金汤、善泄汤等方。参见五郁、郁证条。

  • 汤尹才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龙溪(今福建漳州)人。对伤寒学有一定研究,约1173年(乾道九年)撰《伤寒解惑论》一书。

  • 即皮肤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皮者,肺之合也。”参见皮毛条。

  • 喉杵

    病证名。似指咽喉病之肿痛症状而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喉杵,喉极肿而极痛。宜甘桔射干汤,外点烧盐散。”另有见喉忤者,乃刊刻误字。

  • 肺热身肿

    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肺热身肿之症,喘咳烦满,不得仰卧,喘息倚肩,身首皆肿,小便赤涩,此即内经诸气膹郁,肺热成肿之症也。肺热身肿之因,肺热叶焦,肺气怫郁,升降之令不行,治节之官失职,

  • 医学精要

    儿科著作。8卷。清·黄岩撰。约成书于1800年。卷1~5首论儿科用药、诊法及灯火燋法,其次分述儿科的多种杂病;卷6~8专论痘科及麻科,其中除作者本人的见解和医案外,还摘录了历代文献中的一些资料。

  • 吴安业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尚先条。

  • 吴道源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本立条。

  • 清冷渊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J1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清冷泉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肘尖(尺骨鹰咀)上方2寸处;或于天井穴直上1寸取穴。一说“肘上三寸”(《千金要方》)。布有臂背侧皮神经,桡神经肌支和中